攝影不單單是一種技能。如果可以把它當作興趣,就不妨就讓它融入你的生活習慣。并不是一定要在帥哥、美女面前和旅途中才能派上用場,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做為你的拍攝對象和拍攝場景。正如我的音樂人好友思聰的那句經典口頭禪:“哪里有鋼琴,哪里就是我的舞臺;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是我的現場!” 一部便利且強大的拍照手機可以大大提升你的創作激情。技術不是一切。只要有激情,創意和感覺就是順水推舟、信手拈來的事。剩下的就只能靠操練了。作為興趣,而非職業,拍好照片還有什么現實意義?
一、手機攝影七宗罪
你拍的照片之所以“不好看”、“不動人”,極可能是因為你犯了以下七大錯誤:
1、不懂手機;
2、不懂光;
3、不懂構圖;
4、沒有對焦;
5、背景太臟;
6、距離太遠;
7、沒有創意。
二、快速提升魅力的手機攝影技巧
目標:1、用手機拍出好看、且富有創造力的照片;2、培養興趣,攢RP、贊魅力;3、賺外快,和未來女友/男友不期而遇?。。?
解決方案:介紹幾個簡單、實用的拍照技巧,并配合『50』多幅手機攝影作品、電影截圖實例講解。
1、了解攝影的基本元素——光(順光、側光、頂光、逆光、黃金時段)
光是攝影的生命。有了光,萬物才有了可以被感知的形態和顏色。
拍攝前,頭腦中一定要有光的概念,注意拍攝主體、拍攝位置和角度、與光這三者構成的關系,是順光、側光,還是頂光、逆光。用好光,創造性地用光,就要在平時的鍛煉中心中有光,慢慢找到對光的感覺。
最糟糕的拍攝時間是正午,這時的光線最刺眼,對比強烈,缺乏生氣,曝光很難掌握,拍攝人物時容易出現“陰陽臉”。
攝影的『黃金時段』是清晨或傍晚,這時的光線柔和,色調溫暖,給拍攝主體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如果你可以做到創造性構思,清晨或傍晚的光線會為你的作品裝點上一抹魔幻色彩。
2、了解你的手機(場景、人臉識別、人像美化、全景、延時曝光)
要拍出富有創造力的照片,先要了解你的手機。通常,手機的拍照功能里都有如下幾個常用項目:
場景:拍照功能強大的手機一般都支持這些場景——普通、智能、微距、人像、風景、運動、夜景、雪景等,接近于專業的數碼單反,如果拍照前有時間,盡量調到對應的場景,便于機器找準最恰當的光圈、焦距和快門時間,控制好白平衡。當然,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在掏出手機拍照時都不會調來調去浪費大家表情和興致的,所以建議平時把場景設置到『智能』這個檔上就好了。
人臉識別:現在幾乎所有的智能機都有這個功能,而且是自動的,就不再多說了。拍人像時,只要等小白框出來并且對準人臉再按下快門就好了。
人像美化/美顏:這時應廣大女生和基友們的市場需求應運而生的強大功能,可以在拍照的同時實現祛斑、磨皮、調整膚色等需求,有的甚至可以實現瘦臉、美瞳等等……但注意,拍攝風景的時候要把這個選項關掉,不然會損傷畫質。
全景:全景是個非常好玩的功能,以前只能通過使用數碼相機+三腳架+后期PS來完成,現在只要端著手機轉一圈就可以做到。如果遇到壯美的山巒、怡人的海灘、繽紛的彩虹、絢麗的晚霞、或者誘人的樣板間,就該請出全景功能大展身手了。
慢速快門/延時曝光:又是一個非常好玩的功能。當年這也是單反的專利,如今也開始移植到了手機上。特別適合拍攝夜晚川流不息的人群與車流,創造有趣的光涂鴉。如果你足夠聰明,也可以嘗試在這個模式下,讓手機與拍攝主體保持同步運動和相對靜止的關系,捕捉速度帶來的快感。
3、構圖(對稱、黃金分割)
在攝影和電影中,『對稱』和『黃金分割』是兩種最常用、也是不會犯錯的構圖方式。
對稱,可以給人一種平衡、古典、端莊的美感,甚至可以營造詭異、陰森、壓迫式的氛圍。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都是對稱構圖的典范。
4、對焦(焦點、層次、前景、中景、遠景)
焦點,決定了一張照片的視覺重點。很多對焦點沒有概念的朋友拍出的照片經常是失焦的——就是拍攝主體是模糊的,可能是因為不知道怎么對焦,或者手抖造成的。手機攝像頭都能實現自動對焦,但自動對焦采用的是中心對焦或散點/全局對焦方式,只能照顧大多數拍攝需求。如果自動對焦模式無法將焦距對準你要拍攝的主體,就要用手指定一下焦點的位置。
要想讓你的照片富有『層次感』,就要知道怎么擺前景、中景、遠景。通常,應該把拍攝主體放在中景位置,把焦點對在中景上,讓前景(亦可沒有)和遠景都虛掉。